納克薩三周年:喚起群眾,哈巴什高舉步槍宣布抗爭永不止息

Posted 2 weeks 3 days ago

喺納克薩(阿拉伯語意思為「挫敗」)第三周年紀念日,巴勒斯坦左翼革命領袖喬治・哈巴什(George Habash)喺成千上萬歡呼群眾面前,高舉一支AK-47步槍,大聲疾呼抗爭到底。當佢舉起槍枝時,全場高喊:「用我哋嘅靈魂,用我哋嘅鮮血,我哋要為你報仇,噢哈基姆!」現場氣氛洶湧澎湃。 哈巴什用佢堅定嘅語氣講:「奮鬥人民嘅群眾,今日係1967年6月戰敗嘅第三個周年。但係,呢啲群眾——我哋嘅工人、我哋嘅農民——佢哋知道,靠住手中嘅槍,點樣將失敗變成勝利。」呢番說話激發群眾士氣,成為日後巴勒斯坦解放運動嘅重要象徵。

喺現場群眾聽住哈巴什講話果陣,佢哋唔知道35年之後,加沙會透過武裝抗爭實現自我解放;亦唔知道,就喺紀念日嘅前夕,一位埃及英雄會從曾被佔領嘅西奈沙漠走到依然被佔領嘅納卡布(Naqab),重燃勝利年代嘅火焰。 呢個抗爭浪潮繼續擴散,從卡馬爾・阿德萬(Kamal Adwan)事件、洛德機場、慕尼黑、死亡小巷、賊人谷,到比特利德(1995年與2023年)、傑寧戰役、旗幟行動(2017年與2024年),再到狄曾哥夫街事件、海里・阿爾卡姆、自由之怒、阿克薩洪水。抗爭燃燒喺加沙、西岸、黎巴嫩、伊拉克、伊朗,甚至延伸到全球嘅自由人民之中。

今日,我哋緬懷納克薩——嗰次造成30萬人流離失所、被稱為「第二次納克巴」嘅悲劇。事實上,納克巴從未停止。納克薩中嘅猶太復國主義擴張,為阿拉伯政權喺帝國主義壓力下選擇妥協同正常化鋪路,但阿拉伯群眾證明佢哋絕唔會接受戰敗同投降。 反抗群眾拒絕戴維營協議、奧斯陸協議、瓦地阿拉巴條約。正如《堅毅》(Sumoud)雜誌喺納克薩後一個月封面寫道:「抵抗,會係對戰敗唯一嘅回應。」的確,抵抗成為唯一通往自由同解放嘅道路。今日,喺悲痛與堅毅之間,我哋再次堅定:納克薩唔係終點,而係起點。